在2019年,中国足球界的盛况无疑被那高昂的年薪所震撼。众所周知,当时国内知名足球运动员的年薪可以轻松达到千万级别,这一收入水平在足球职业生涯中可谓达到了巅峰。然而,如此高额的薪资也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然而,自2020年开始,中国足协为了控制俱乐部运营成本和推动足球事业健康发展,发布了一系列限薪令。这些政策将球员的薪资限制在500万人民币以内,即使如此,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这仍然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数字。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位前国脚的声音引起了广泛关注。他坚定地表示“可别再降了”,这句话立刻在国内掀起了轩然大波。那么,他到底说了什么能引发这么大的争议呢?
原来,在世预赛亚洲区18强赛中,国足在与澳大利亚的比赛中以0比2惨败,让球迷们失望至极。其中,王大雷的低级失误更是引发了巨大的讨论。眼看着球就要稳稳接住,他却出现了失误,这让许多观众感到无比震惊。
与此同时,林良铭在另一场比赛中因鲁莽行为吃到红牌,导致球队人数处于劣势,这不仅影响了他的个人发展,更打击了全队士气。而在3月21日的那场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中,中国队以0比1不敌沙特阿拉伯队,红牌事件很可能对林良铭的未来足球生涯产生深远影响。
面对这样的现状,许多人认为球员的薪资已经远超他们的实际水平,即使降薪也无可厚非。然而,前国脚徐亮却站出来为球员发声。他直言球员应该拿高薪,不能继续降薪。
徐亮认为,中国足球的问题不能单纯通过降薪来解决。他指出,一味地降低球员薪资,甚至降到日韩球员的收入水平,并不能真正解决中国足球的问题。他认为这是一种中国式的管理误区。他还强调足球运动员的职业生涯很短暂,一般在30岁左右就会退役。如果过度降薪,可能会让家长不愿意让孩子踢球。
此外,还有球迷提到过去一些球员的高薪引援争议。如2016年上港给奥斯卡开出的高薪,但这并不是徐亮反对的理由。他指出球员的薪资与他们的技术水平和比赛表现息息相关。高水平联赛如西班牙的西甲和英国的英超之所以能够吸引顶级球员加盟并支付高薪水,是因为他们有强大的商业支持和赞助商的认可。
当前中国足球俱乐部的重点不应该是具体薪资的高低问题,而是要结合国足现状制定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方案。我国足球水平的持续下滑和排名逐渐降低令人担忧尤其是在亚洲预选赛中的表现更是令人失望。这背后的原因主要是青训体系不完善、人才储备不足、过于注重体能和身体素质而忽视技术和智力的重要性等。
此外教练能力方面的差距也是一大问题优秀的教练和已退役球员难以扎根俱乐部年轻教练经验不足导致中超整体教练水平欠缺。在四川大凉山地区一位皇马教练的支教经历一语道破了国足问题的核心——没钱的孩子就没有机会踢球这也揭示了许多贫困家庭的现实和他们对足球的看法。
现在我们需要更多新鲜血液加入国足队伍而不是仅仅依靠现有球员和外援。高额支出需要不断选拔新人才这才是当务之急。一个国家足球水平的好坏不仅取决于制度完善更重要的是拥有优秀的球员一旦优秀球员涌现无论是低薪还是高薪都不再是核心问题。
信息来源:重庆晨报、潮新闻、央视新闻以及徐亮的观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