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汉超,一名38岁的足球运动员,仍犹如一位锋线利刃,不曾显现任何老去的迹象。在激烈的沪上德比战中,他替补上场仅一分多钟,就利用一记头球为申花队扳平了比分,再次证明了他在球场上的价值。
在2025年的赛季里,于汉超代表申花队出战十次,不仅打进了三个精彩进球,还贡献了一次关键的助攻。如此卓越的战绩,即便是在国家队主力前锋如张玉宁、韦世豪、林良铭等顶尖球员中,也实属罕见。这样的数据使得于汉超受到了球迷的广泛赞誉和高度关注。
不少球迷开始呼吁国家队教练伊万科维奇能够看到于汉超的实力,将他招入国家队作为替补球员。因为国家队选拔球员的标准,很大程度上是看球员在俱乐部的表现。而于汉超在申花队的出色表现无疑是无可挑剔的。
然而,令人疑惑的是,尽管于汉超在申花队有着如此出色的表现,但在国家队的选择上,教练杨科维奇和伊万科维奇却似乎对其并不青睐。甚至在杨科维奇执教时期,他宁愿选择年近37岁的谭龙,也不愿给于汉超一个机会。
这一现象的背后或许与前国家队主教练李铁以及中国足协主席陈戌源的决策有关。在2020年,由于于汉超因变造机动车号牌被广州恒大开除并受到行政处罚,这一“底案”似乎彻底断送了他的国家队生涯。
尽管于汉超在同年加入上海申花并帮助球队获得足协杯冠军,但他在国家队的道路上仍然坎坷。体育总局和中国足协对于国家队球员的要求愈发严格,如出台的“纹身禁令”以及国家队集训时强调的“团结是铁”“铁的纪律”等,这些都对于有过“不良记录”的球员构成了障碍。
更为讽刺的是,李铁在选拔球员时曾选择有过“出轨”行为的姜志鹏参加东亚杯,这似乎说明规则并不是那么死板,而是针对特定球员的。因此,从李铁到后来的陈戌源、李霄鹏、杨科维奇以及伊万科维奇,这种不招于汉超的观念似乎已经根深蒂固。
如今,尽管于汉超已经38岁,但他的状态依然保持得相当好。然而,国家队的未来终究还是要依靠年轻球员。即使老将如吴曦、于汉超、武磊、张琳芃等人的贡献不可忽视,但他们的时代已经逐渐落幕。而像于汉超这样的老将仍能在中超赛场上频频破门,展现风采,这也暴露了中国足球人才匮乏的现实。正如张路所言,95-05这一代球员被认为是最差的,即使像韦世豪、张玉宁、林良铭这样的国家队主力前锋也难以满足人们的期待。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于汉超的故事不仅仅是个例,更是中国足球发展的一个缩影。虽然他未能进入国家队令人遗憾,但他的坚韧和拼搏精神仍值得我们学习和尊重。而中国足球的未来,还需要更多的努力和改变。
中超直播